李骁答应的挺痛快,但等李有贵一走,他后面紧跟着就出了门。
还没出大院,身后就传来曲秀秀的喊声。
李骁一听,头都没回,脚下生风嗖嗖的就跑了。
曲秀秀追了一段没追上,气恼的跺了跺脚。
心里也越发奇怪,这李骁以前就和跟屁虫一样,恨不得粘她身上。
这两天是怎么了?好像故意躲着她。
曲秀秀怀疑是李娟那个泼妇说了什么,平日里也是她骂自己骂的最凶。
想了想,曲秀秀也连忙跟了出去。
出了大院不远就是一条主街道,因为钢厂就在附近,这条街道上住着的几乎都是钢厂职工家属。
街道上有供销社、邮局、国营饭店、以及副食品商店。
早上行人不少,有上班的,有买菜的,跟李骁一样无所事事的却没几个,因为街溜子这个点基本都没起床。
李骁逛到了供销社门口,一堆的人挤在那。
快过年了,都在置办年货,有些商品供应不足,数量就那么多,只有早早的来才有机会抢到。
李骁跟着挤进去凑了个热闹,发现卖电视机的柜台边围着的人格外多。
柜台后面一排的黑白电视机,价格在三百到五百,还需要有票才能买。
这么贵的东西,竟然出现了哄抢。
李骁暗暗乍舌,谁说六七十年代的人穷?物资或许有些匮乏,但有钱是真舍得花。
摸摸兜里的八毛钱,李骁默默走出了商店。
这是他全部家当了,短时间内他爸不可能再给他钱了。
他倒是可以去磨他大姐二姐要出钱来,但是想到两个姐姐为了他付出了那么多,现在的李骁哪有脸。
在街边瞎转悠,李骁默默关注着路上的行人。
这个年代,人们的穿着打扮都非常的朴素,衣服颜色大多都是简单的蓝灰黑,再加上偶尔那么几抹绿。
整条街的色彩都很单调,但人比后世的看着要有精神。
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,十分具有年代特色。
虽然也有着之前的记忆,可当融入了另一个灵魂后,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仍旧有不同的感觉。
“哎?这不是骁哥嘛,你站这儿干嘛呢?”
李骁扭头看去,一个头发跟被狗啃过一样的排骨架摇头晃脑的走了过来,手里还拿着半个窝窝头。
“黄四儿啊,你今天倒是早。”
黄四儿跟李骁一样,也是个街溜子,之前两人没少在一块闲晃。
他在家里排行老四,同样也是亲妈没了,但他爸很快后又娶了一个。
现在上头有三个亲哥哥,下面还有同父异母的三个妹妹加一个弟弟。
孩子多,又是后妈,根本没有人管他。
妹妹跟弟弟长大后,家里都没他住的地方,以前还去过李骁家打地铺,两人非常熟悉。
“我回家蹭了顿饭,三哥你吃了没?”
李骁嘴角抽了抽,这回家吃饭还要蹭,黄四儿的日子看来是真挺难。
“我听说你病了,还寻思今天去找点钱买点啥去看你呢。”
黄四儿啃了一口硬巴巴的窝窝头,笑着说道:“我看你现在是没啥事了,骁哥,冰窟窿里有鱼不?你跳下去的时候没抓两条?”
“去你的。”李骁知道这小子调侃自己呢,他也回了句:“你准备上哪找钱呢?有钱先给你自己弄双鞋吧。”
黄四儿低头看看自己已经穿烂了,露脚指头的单布鞋呵呵的笑。
“那肯定是有点路子,骁哥,你想干不?”
“哦?干什么?”
黄四儿凑到李骁耳边嘀咕几句,李骁眉头微微皱起,没有说话。
紧接着,黄四儿又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写着两行字。
“骁哥,你比我路子多,你看看能不能弄到,一趟十块钱呢。”
纸上写着两样药品,都是治胃病的药,还要半斤糖块,这没糖票可买不来。
李骁把纸折起来:“你有糖票?”
黄四儿嘿嘿笑道:“骁哥你还不知道我,我上哪弄去,我这不是想着,你姐夫肯定能弄到么,咱就要半斤的,给他折点钱。”
李骁想了想,摇摇头:“现在还没那么放松,你给那些人买这种东西,万一给抓住了咋办。”
黄四儿虽然没有明说,但也让李骁听明白了这些东西是谁要,是那些至今还被关在牛棚里的“大佬”。
具体大平反是哪一年,李骁还真不清楚,但知道距离那一天也不算太远。
可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等到那一天。
现在他也好,黄四儿也好,他们这样的人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去触碰那个圈子。
年代的烙印之所以在多年之后都还会被提起,正是证明了当时的严苛。
在这种情况下,还能花钱找黄四儿帮忙搞物资去救助那些的人,说明本身就不简单。
第六章 黄四儿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